观想用的分寸 - 护生放生心得 - 放生·护生 - 放生_护生_护生园_放生仪轨_放生功德_放生护生问答_关爱生命-护国龙王寺
英文版·English Version
当前位置: > 放生·护生 > 护生放生心得 >
 观想用的分寸
出处:护国龙王寺 录入:小米 上传时间:2015-03-11 10:13:04 点击次数:
 观想用的分寸   李太太:每次唱诵快的时候,闭着眼睛,前面有一片光,有时是白光,把我包围起来了,而身上的气动着。   萧居士:今天我觉得我应该比昨天进步一点点,但是很有限,因为脚关这一关就过不了!实在是很痛苦,不过我试着去观(蓝)字,我发现一件事情,我如果是很认真用力观就不见了。我只要带着微笑看它,它就跑出来了。   师示:这个叫向心力愈强,自然产生离心力。庄子有一句话叫"欲擒故纵"反而就抓到了。心用得太紧不行,轻轻一带就来了嘛!   郑居士:这次杨师兄伉俪把场地布置的这么好,从头到尾处处办理这么周到,这简直是高级度假准提五嘛!那也因为这个环境太舒服了,我的心辜负了主人的一番美意,很放逸,空过了很多的时间。一直到今天下午仁公上人来的时候,我还不是用一个很谨慎、很虔诚的心来专心听讲,等到他要走时,我看到他在礼佛,我觉得那真是无言之教,他的那种至诚,表露无遗,让我觉得非常惭愧。猛然警醒亲近三宝这一大因缘,岂可草率而过。   王居士:今天持诵咒语,觉得渐渐可以跟得上了,另一方面在晚课时,观(蓝)字我采取的方法跟萧居士不太一样,我是很专心地在看,因为我觉得过去在念咒,念净法界咒、护身咒,往往不是很专心在观,所以我就以象读书的心情硬要把它很专心地观,觉得效果比以前好一点点。   谢居士:今天在持咒时,(蓝)字会自然而然出现,同时我的声音好象就会有个东西般往下沉。   郭居士:昨天半夜一点多醒来,因为身体的变化太大了,就被自己吵醒,整双手还有两个手心跟脚心都发烫,今天打坐也是感觉身体变化非常的大。   领众是大修行   杨居士:打坐方面,我个人没有什么多大的经验,只是感觉这几天过得很快,好象一眨眼晚上就到了,杂念很少。那天跟师父早上出去散步,看到天上一点云都没有,好象就这种心情,每天很快的、很痛快就过去了。我个人只是想表达一下对师父的看法,像今天早上师父开示时,提到做人的道理,我认为是相当重要。每次 我跟师父接触,好象师父都在提醒大家许多事,这一点我认为说明了修行不是光打坐,每一天在生活当中的行履,都是相当重要,而且也让我们有机会观察师父对长辈恭敬的照顾的态度,象今天跟仁老,前几天沈老等等,还有师父对南老师的钦佩,都叫我相当感动,我认为这就是做人的道理。   第一天师父到这里的时候 ,我记得我女儿跑过来跟我说:"爸爸,好奇怪,师父怎么那么普通!?大家那么简单跟他讲话。"这平易好象连小孩都可以看出来。我提这些也就是在提醒自己不要偏离真正的道路。在与师父接触时都觉得从早到晚都在持续的修行当中。跟开宗师接触,感觉她像一直地都在帮别人想,这点我认为自己大概还做不到。   师示:杨居士对修行的体会已很扎实的进入日常生活中,我个人的成长背景,可以说很单纯的一个农家子弟,一直到出家之后,过了特殊的团体生活,以前从来没有带人,到"大乘学舍"开始要带人,从大乘学舍到十方丛林书院,从十方丛林书院一直到现在的十方禅林,才晓得带人不容易,中间有许多酸甜苦辣在里头,也才晓得做人这才真正是大修行。   我记得以前在佛光山闭般舟三味关,每天都写日记,大概一个礼拜四天,把所写的日记寄到台北给南老师批,南老师亲自指导,他曾在这日记上批示:"你发心闭这般舟三味关,当然是大苦行,不过还不是真正的大苦行。将来有一天你发愿为大众服务,那种难行能行、难忍能忍,才真正是大苦行"。南老师的开示,到后来来到台北开始带人的时候,我真的体会到了。尤其古人的两句话:宁愿带一千个兵,不愿意带一百个僧。"因为带兵有军法呀,军法赏罚分明,在威势和个人的利益上,大家基本上不太敢乱动。出了家的人,他从自由意志来,他人都放下很多东西了,也没有什么希望在你身上得到什么名、什么利,你不能光靠戒律去压制人,因为出家人惟有就是因果,纯粹看你有道无道,但有道无道大概也不好拿尺来量,拿秤来称,一切终究在自省自觉,所以领众是以修德净业为宗旨,降伏自心与大众的烦恼心,要有忍辱的功夫,不是大将军那样带千万个兵,全施铁腕,把成功建立在别人的痛苦身上,成了"一将功成万骨枯"尤其大将军可以表面降伏千万兵众,但不一定能降伏自己的心。我们的心要降伏,可不那么简单。六祖大师告戒我们:"人非我不非,我非自有过"。别人的错是别人的错,别人可以错,自己不能错,这是我们修行上的自我净化,自我升华的一个要求。所以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门头都是我们的道场,六根门头等于是我们的警察,来防止我们、来警告我们的心行。一个人这个嘴巴 ,道理讲得再好,腿功盘得再好,做人处事颠倒的话,那没有用的。   随顺世缘真本事   王居士:前回在庄严寺七天共修,七天下来,咒也没有念熟,腿痛得不得了,那时师父开示希望大家把准提法当做一帖药来看待,当时觉得很契合。有位师兄 讲,修法时好象被电到一样,大概是在两个月前,我一念咒就边听师父录音带的念诵声,结果那敲打的铃声还有鼓声象皮鞭一样就抽到自己身上,相当痛的感觉,可是现在我的体重减轻了十五磅,身体变得很健康,尤其这三天下来,我呼吸的气变得更细了一些,身心感觉很好。   师示:这次共修,很快五天已经去掉了五分之四,明日还有最后一天,当然有的道友明天还要上班。我们整个修行可以用古人的话,"随顺世缘无挂碍",大家能够随遇而安,舒服的环境有舒服环境的修练法,在简陋环境有简陋环境的修练法,在道场中要求禁语,我们也可以做到,要求禁语就禁语,要轻松就轻松,这样叫因时因地,随时能够自我调整,所以《华严经.普贤行愿品》的恒顺众生很要紧,不是让别人来恒顺你。换句话说,我们如果跟所有的人都能够相处得来,这就是恒顺众生的道理,如果你今天跟这个合不来,明天跟那个合不来,你不要谈修行了。没有恒顺众生的本事,便谈不上修菩萨道,恒顺众生当然包括恒顺环境,《华严经.净行品》一再地告诫我们,一切人事物,好的、不好的,你统统都要以善愿之心去看待。若能如此,文殊师利菩萨说:"若诸菩萨如是用心,则获一切胜妙功德。"《净行品》是从清净我们身口意下手,《行愿品》则是打开我们的心胸,这才是真修行。   身如虚空歌--首愚法师86年赴美主持准提法专修小参报告(4)   86年12月1日

关爱生命,关注护生园(护国龙王寺)

备案号:苏ICP备13058678号 版权所有:高邮市三垛镇护国龙王寺